1、规划背景
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目标,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对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以一体化、集约化、人文化、复合化为导向,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枢纽港站“三位一体建设,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为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十四五”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库的通知》(交办规划[2021]号),明确到2025年,通过高质量推进一批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设、增强枢纽城市辐射能力,更好服务跨区域人员往来、旅客高效便捷换乘集散、城市功能拓展、枢纽经济发展增效,为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宿松县交通枢纽中心作为安徽省11个列入部项目库推进的交通枢纽项目之一。
2、功能分区
宿松县高铁新区交通枢纽中心项目位于高铁宿松东站及华阳路北侧,环城东路东侧,用地面积约103.54亩,拟集成城乡公交(客运)、长途客运、公交停保、物流配送等四个功能板块规划建设,其中:综合客运枢纽服务中心规划用地面积为31098㎡,长途客运站划用地面积为16106㎡,公交停保场划用地面积为16334㎡,物流配送中心划用地面积为11128㎡。
3、建设内容
项目由安徽宜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2层综合大楼1栋,功能站房及附属用房工程、广场及场区建设、人防和智能化工程,以及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消防等管网工程和场内道路、社会停车场、绿化景观、围墙等公用设施工程,建设估算投资约3.8亿元。
4、建设必要性
1.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满足城乡客运人流集散的需要。 2016年安徽省交通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及以上的县(市)达到60%以上。据了解,潜山、怀宁等周边县市均已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行,目前宿松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还处于规划阶段,急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人员流动、物资流通,实现资源共享,保障群众基本出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2,是促进全县交邮融合发展,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需要。 加快建设“快递下乡”,依托高铁新区交通枢纽中心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合理规划线路,优化运营组织等方式,不断完善农村客运路线、公交班线,利用综合枢纽代运邮件快件下乡进村,向城乡居民提供快捷高效的快递服务,实现农村物流集约共配,降本增效。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地区快递派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快递的派送效率,同时也为这些公务服务平台开辟了新的创收来源,有利于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等部门行业的资源共享,实现交邮合作新融合发展。
3.是优化县域交通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需要。 目前,宿松县城区内有3个农村客运站场和1个长途车站,除客运北站为近年新建外,客运东站、南站及长途站均位于老城人口密集区,平时上下班高峰、节假日等时段,客运车辆进站很大程度对局部路段造成拥堵,出入安全隐患较大,严重影响宿松的窗口形象;而且,这些站场基本上都是始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设施老旧、设备落后的现状难以改变,与新时代建设一体化、集约化、人文化、复合化、智能化客运站场和提升服务广度和深度、改善换乘服务质量、提高运输安全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对原有客运站场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设功能齐全的现代客运综合体,全面提升宿松交通客运服务窗口形象。
4.是有效发挥区位广告效应,招引外来企业来宿投资的需要。 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客运枢纽,必将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及商贸交往,充分利用枢纽地理位置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站内外墙体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范围更广、辐射更强、传播更有力的广告媒介及“一站式”的客运站媒体投放服务,选择大屏轮播、灯箱媒体、宣传海报、户外广告等多种宣传广告方式,以“实效传播”为本的客运站媒体广告效益,让乘坐在高铁的上的旅客远远感受到宿松的城市形象,也真正把县内人文、历史文化推介出去,让外地游客吸引进来,招引外来企业来宿松投资落户。
5.是促进关联消费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宿松城区不断发展,枢纽站周边将是客流量集散中心,也成为了城市片区开发的催化剂,刺激了周边地段的整体发展,依托“高铁+客运”枢纽,打造特色绿色生态农副产品的展示交易、宣传推介、以展带销、线上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性展销平台。因此,在保障主体功能前提下,适度扩展一些农产品展销、商务会务、酒店宾馆、餐饮小吃、社会停车场等具有经营性、服务性配套业务,促进县内关联消费产业集聚,既展示出了宿松的人文特色,又体现出了枢纽综合服务水平,还能带来一定的投资回报收益。
5、建设可行性
1、区位优势明显。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鄂赣三省结合部,毗邻 “三省六地”,地处武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圈交汇处,是连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核心节点,是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南北经贸交流的纽带。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将对宿松县冲刺“345”、建设“一区一中心一城市”的区域强县,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皖鄂赣三省毗邻区节点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2、选址符合规划。宿松县高铁新区交通枢纽中心规划选址在松兹街道境内,位于高铁宿松东站及华阳路北侧,环城东路东侧,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3.54亩(约7万㎡),建设用地已对接纳入我县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地块控制性详规经县专家审查,项目用地已获省政府批复,不涉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同时,规划中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充分与相关部门对接,确保了项目与周边路网、管网无缝衔接。因此,建设是可行的。
3、交通十分便利。拟建宿松县交通枢纽中心距离G50沪渝高速宿松北出入口、S35宿彭高速宿松南出入口和千岭互通的直线距离在9公里范围内,周边有S237舒宿路、S249北复路及G105京珠路等国省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相连,城区内与白崖寨路、华阳路、环城东路等城市主干线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6、建成后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对推进“站城一体”的服务型集散中心,高效便捷高铁客运、农村客运的旅客集散换乘,更好服务跨区域人员往来,树立宿松“皖西南第一门户”形象,加强县域与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