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 请抽出10分钟时间 和孩子们一起 看一下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 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案例一
6月17日,初中生周某(15岁)在快手商店上购买商品,对方以选择商品为由,要求周某加入某QQ群聊,后对方称周某未成年,购买商品付款后导致商家账户被封,并在群聊中告知周某必须配合调查,否则将被起诉,在对方的威胁下,周某和其进行视频通话,对方要求周某将摄像头对准家长手机,将手机银行App打开。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周某将父母手机的验证码全数告知对方,最后共损失1.4万元。
案例二
7月12日,小学生韩某(7岁)在“和平精英”游戏中认识一网友,对方称可以送装备和皮肤,但需要添加韩某QQ好友并进行视频共享,韩某在奶奶手机上接受对方屏幕共享请求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奶奶银行卡绑定在支付宝上,屏幕共享期间韩某泄露了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对方使用该银行卡号绑定自己的数字钱包,将韩某奶奶银行卡上的2.9万元转入到此数字钱包中,让韩某奶奶蒙受巨大损失。
暑假来临学生群体在家使用手机机会增多诈骗分子经常利用“游戏”“明星”吸引未成年人通过视频通话、屏幕共享实施诈骗
安徽警方提醒
↓↓↓
套路分析 1.骗子在网上发布“出售游戏装备”“免费领取奖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等虚假信息,诱骗学生添加好友。2.添加好友后,骗子向受害人强调“赠送”“不花钱”或“低价”等诱人信息,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易于操控的特点,哄骗、套路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3.在转账后,骗子会要求未成年人删除聊天记录、转账短信等信息。等学生自己醒悟过来发现被骗,骗子便会将其拉黑。
警方提醒 1.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不要将支付APP设置为免密支付。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宣传教育。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3.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被骗,请立即保留证据,拨打110报警处理。
提醒各位家长学生
提高警惕 切勿轻易相信陌生网友 如有疑问请及时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