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宿松县中医院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联合抢救一例胎盘早剥的重症孕妇,在多学科紧密配合,齐心协力下,成功挽救了母婴生命。 6月2日上午9时许,一位“孕34+6周,阴道流血量多2小时”的孕妈妈来院就诊,门诊医生接诊后初步判断为胎盘早剥,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并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收住妇产科。孕妇抵达病区后,副主任医师陈文芳在查体时发现,孕妇阴道内仍有活动性出血,孕妇胎心音降至80次/分,情况危急。她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应急预案,开通手术绿色通道,产科出血抢救小组成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到达手术室,同时检验科做好用血准备。多科室联动响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最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 上午10时38分,手术开始,术中可见确为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约1/3,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宫腔内约有400ml积血块。10时44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让在场的医务人员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新生儿Apgar评分9分,母子平安,随后新生儿因早产转儿科住院观察,术后5天产妇顺利出院。 据妇产科主任张映霞介绍,胎盘早剥属于妊娠晚期产科严重并发症,属于急危重症范畴,疾病发展迅猛,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该患者胎盘早剥,症状典型、病情进展迅速、凶险,若处置不当,极易发生胎死宫内、产妇DIC、失血性休克、甚至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当班医护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儿科团队、检验科等科室合作默契,处理迅速及时,病人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母婴生命。 知识科普 胎盘的规矩是“瓜熟蒂落”,如果胎盘不守规矩,在胎儿娩出前发生剥离,就是所谓的胎盘早剥。在产科,胎盘早剥犹如死神一般的存在,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让人措手不及,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过程,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 分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胎盘早剥分为三度。 I度,分娩期多见,胎盘剥离面积小,患者无腹痛或轻微腹痛,无明显贫血症状; II度,胎盘剥离面积为总面积的1/3,突然发生持续性的腹痛,腰痛或腰背痛,少量阴道流血; III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总面积1/2,患者可能出现休克。 如何预防胎盘早剥?首先,应该做好孕期检查。定期产前检查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产检,尽早发现孕期异常情况,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血栓倾向等,一旦发生需积极治疗;其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戒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另外,妊娠晚期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动作尽量轻柔,行走要小心,特别是上下楼梯时,避免拥挤场合,不要久蹲,避免摔倒或者腹部受到撞击和挤压,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或者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者腰背痛,尽快就医。 虽然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很大,准妈妈们也不需要过于惊慌。首先,合理的生活方式,正规的产前检查,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其次,一旦发生腹痛、血性羊水或阴道出血等不适,务必及时就医。(通讯员 胡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