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56|回复: 0

知名巨头连发声明!产品很多人家中必备

1942

主题

5321

帖子

7万

积分

SuperStar

Rank: 21Rank: 21Rank: 21

发表于 2022-10-6 11:42:28|来自:中国安徽安庆 发自手机(双倍积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近期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在网络平台持续发酵此前海天味业回应了相关争议

10月5日零时许,海天味业官方微信再次发布声明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世界各国的正规食品企业都会依据法规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

“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都一致。”海天味业称,企图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20221006113757front2_0_461086_Fhai_w5jM4A_HcSl2Tk9ImmBw9eh.jpg
                  此前报道

最近,有国外的网友分享了他们在国外买到的海天酱油的配料表。配料表上,只有水、大豆、盐、砂糖、小麦等天然原料。有网友表示,在中国售卖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记者从家用的一瓶海天金标生抽的配料表看到,其除了天然原料,主要的添加剂是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这与大部分网友晒出的海天酱油配料表基本一致。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上述5种添加剂中,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则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则为甜味剂。
20221006114026front2_0_461086_Frd5_fNYekZpGWKeRxUzZM9jihUn.jpg
9月30日晚间,“酱油茅”海天味业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对近期产品添加剂争议进行回应。

在声明中,海天味业表示,部分短视频账号利用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和恐慌,在网络上制造并且散播谣言,严重损害了公司品牌形象,其言行己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严重侵害。

但这则声明并没有减轻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国庆期间,“海克斯科技”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升温,截至10月5日,已获得28.4亿次播放量,“科技与狠活”则获得25.4亿次播放。

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排查家庭中使用添加剂的调味品的内容,同时寻找货架上“0添加”产品的内容也激起大量点赞、转发。

所谓“海克斯科技”,本是游戏用语,指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后延伸到食品领域,多指使用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食物。
10月5日凌晨,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关于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明》。该声明指出,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标准本身不存在高低之分。

中国调味品协会进一步指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全部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食品生产企业只要严格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其生产的产品就是安全的。

落回酱油产业,中国调味品协会表示,生产企业在遵守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各细分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酱油口味的需求,还可以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水平。” 中国调味品协会称,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旗下《健康时报》10月4日发文援引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巧的说法称,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物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都远不如有添加剂的品种。但陈巧也提醒,加工的熟食和红肉制品等最好少量食用。

海天味业专营调味品,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等百余品种,2022年半年报称公司年产值超200亿元,海天酱油的产销量连续25年列全国第一。

来源:半岛都市报、澎湃新闻、极目新闻、橙柿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宿松买房,上宿松房产网,认准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