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出台了《便民停车行动方案》。 增加停车设施供给: 当下,全省停车难很大程度上存在结构性特点,老城区、大城市更加突出,医院、商场、学校等周边停车难更加普遍。 在这次便民停车行动中,把加强停车设施供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增加公共停车位给予重点安排,四年计划新增加20万个公共停车位。 根据最新计划,2022年,全省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0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到2025年,全省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以上。 以后,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般不低于1∶1.1,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力争达到1∶1.2至1∶1.5;新建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个车位标准配建。 加强停车管理: 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来说,新建增加车位是“加法”,做好停车管理则是“乘法”。 针对城区特别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的现实问题,全省共在486条道路上划定临时停车位41000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题。 下一步,安徽将推广智慧停车,加快合肥、芜湖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模式的停车企业。 鼓励各市通过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收费价格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及时疏导停车供需矛盾,实行“分区、分类、分时”等差别化停车收费,规范路内停车收费管理,促进停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提升配套服务: 为了完善停车设施配套服务,今后全省将加密停车场充电设施布局。 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20%,并逐步扩大设置比例,推行“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 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可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设施。推进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 来源:凤凰网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