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66|回复: 0

一夜醒来安徽有人变成黄码?转码指南请查收!

2170

主题

2175

帖子

1万

积分

真探组

发表于 2022-3-16 09:09: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3月14日晚间
有合肥市民收到提示短信
被告知与新冠确诊病例同时空交集
要求在收到短信后
主动向社区报告
尽量不要外出
👇
98243fbef9de0dc6bb30a5b0bc03d003.jpg


1d71c9ce5170029c46bd7d862b756015.jpg

健康码也变成黄色了👇

96a8b41750e1dc52ae852bc1ca0f8075.jpg

什么情况下会被赋予“红码”“黄码”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通知最新赋码规则如下
出现以下情况将被赋予红码

在院治疗或治愈出院后落实14天集中隔离观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复阳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尚未排除的疑似病例、新冠病毒初筛阳性者

正在集中隔离观察期间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包括收到的省内外协查的密接、次密接人员)

阳性进口冷链或非冷链物品的直接接触者

近14天国内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来(返)皖人员

正在落实14+7集中隔离观察的境外来(返)皖人员

经评估须集中隔离观察的涉疫高风险场所暴露人员

按照封控区管理的区划内人员

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规定的需赋红码人员


出现以下情况将被赋予黄码

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第15-28天健康随访期内的人员
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转入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一般接触者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时空伴随者

按照管控区管理的区划内人员

阳性进口冷链或非冷链物品直接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已解除14+7集中隔离,正在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境外来(返)皖人员

大数据推送消息,经核实属于需赋码的相关重点人群

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

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规定的需要赋黄码人员


“红码”“黄码”如何转成绿码
最新转码规则如下


a21dd36ab0c43da01fa5fdc71c989d6e.gif
转码规则之红码转绿码

按照封控区管理的区划内人员。在解除“按封控区管理”后,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最后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其他赋红码人员。按照社区工作人员要求,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相关材料申请转码。


转码规则之黄码转绿码

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第15-28天健康随访期内的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最后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转入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第2、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一般接触者。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7天内3次(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时空伴随者。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3天内2次 (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按照管控区管理的区划内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最后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阳性进口冷链或非冷链物品直接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已解除14+7集中隔离,正在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境外来(返)皖人员。在解除居家健康监测后,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第2、7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大数据推送信息,经核实属于需赋码的相关重点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门诊病历和就诊当日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规定的其他需要赋黄码人员。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1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

知道多一点
↓↓↓

“我什么时候与感染者有过交集?”“什么是时空伴随?”“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要不要隔离?应该联系哪个部门确认?”针对相关问题疾控专家给出了相应解答↓↓↓

疾控专家表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44d212da929f21c1376035e5aae792b6.jpg


“时空交集”与“时空伴随”概念相同,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通常以800米×800米为检测范围),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人。


通俗地说,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专家表示,筛查“时空伴随者”可以最大程度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更多存在“时空重合”而有可能感染的人群纳入到重点排查中,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和防控关口前移。


那么,接到被标记为“时空伴随者”的提示短信后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应,一方面先不要紧张,“时空伴随者”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配合进行以下操作:


一是立即主动联系您所在的社区、单位或入住的宾馆酒店,及时告知本短信情况,并按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就医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位居民齐心协力。专家呼吁广大居民朋友一定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遵守并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





“时空伴随者”的黄码怎么转绿码?
被赋予黄码人员需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需大于24小时),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依据以下原则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什么是“密接”的“密接”?
“密接的密接”者,简称“次密接”者。
在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首次接触是指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
调查中应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什么是“一般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是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最后提醒: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大家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如果有收到上述提醒短信,切莫惊慌,主动选择就近核酸检测机构,按照要求接受核酸检测(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来源 | 凤凰网安徽综合

宿松买房,上宿松房产网,认准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