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春耕时节,全省粮食主产区迅速行动,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应用,强化农资保障和技术服务,高质高效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在阜阳市临泉县杨桥镇,今年春耕,种粮大户陈伟家的500多亩麦子,全部采用了精细化的节本增效新模式进行种植。现在,有了无人机进行防治病虫草害、加上专家进行线下、线上指导,陈伟对今年的粮食生产信心十足。 阜阳市临泉县杨桥镇 种粮大户 陈伟 过去我们有些新技术掌握的不多,学起来也不是很方便,现在有这些专家给我们系统的指导,从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等等方面都提升了很多,这样的话,今年我们的成本降低了20%,小麦的长势还好于往年。 当地种植方式的改变,得益于一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推广。目前,临泉县依托境内的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的技术力量,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在粮食绿色增产、产业链延伸等五六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辐射面积超过30万亩。 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 科研人员 蒋开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我们按照省里两强一增行动计划要求,今年重点是推广我们自主选育的16个品种,加快一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预计为农民亩均增加收入100元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这让广大种粮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了保障种植面积,各地还组织相关农业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配送,稳定农资价格,同时,强化农业金融支持力度,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 张琴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今年供种达到1亿公斤,全部是我们自主选育的,加紧运往春耕生产的一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 产业客户处 赵玉德 开辟办贷绿色通道,采取优先受理、优先评审、优先发放等 “五优先”措施,今年已累放种业、农机、农资等领域贷款超150亿元,备足春耕春种“钱袋子” 保障农业生产。 目前,全省组织1.3万名农技人员按照“两强一增”要求,加强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50.4%,为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