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国内新能源车市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3.4%。由于终端需求旺盛,消费者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今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大众汽车也在华开启全面电动化攻势,自去年3月开始接连推出5款ID车型,全年收获7万用户。今年1月,大众ID系列车型仍延续着万辆的月销水平。
传统大厂跑步入场 “我买车的时候,昌平城区就一家店卖ID,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牛先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我买的是ID.4 CROZZ的首发版,销售非常热情,也很专业,当天就安排了试驾。”
为了验证该车主的说法,记者在走访北京某一汽-大众4S店时也有着充分的体验。工作人员等候在门口,待记者进店便迎了上来,扫码健康宝、登记联系方式后即安排销售人员接待,给人以热情、专业的感受。 此外,记者在体验一汽-大众APP时也发现,其页面较为精美、板块设计合理,且注册时会区分电动车和燃油车入口,便于车主聚焦相关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注册2天后,记者还接到一汽-大众400电话的回访。“我在保养和出险之后,400都会回访。”牛先生也表示。
北京某上汽大众4S店
与此同时,记者在走访北京某上汽大众4S店时,也获得了不错的体验。销售人员注重询问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讲解。对比来看,上汽大众APP并未给电动车和燃油车用户区分入口,且未对用户注册设立400回访机制,但这未对林成的购买造成影响。 林成购买的是上汽大众ID.4 X极智长续航版,在对车型外观、内饰设计、性能调教大为赞赏的同时,还特别提到“线上”完成全套购车流程。“除了提车、上牌是在线下完成的,我基本没去过4S店,包括签合同、办贷款、审核信用之类,都是线上完成。”林成说,“还是挺新鲜的,也可以看出来,这种传统汽车大厂为了卖新能源还是做了很多事情。”
林成购买的上汽大众ID.4 X极智长续航版
“缺芯”难题亟待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贯穿去年全年的“缺芯”冲击,对车主买车、用车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买车时,几乎所有选装包都选了,像热泵空调、AR-HUD抬头显示等。”林成告诉记者,“这也让我比别的车主等的时间更长,最后等了4个月才拿到车,主要就是缺芯片。” 而且,“热泵空调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坏了,需要换件,但也是没有芯片,最后等了两个多月才换上,”林成略带不满地说。“因为这个车已经国产了,我感觉修这么长时间不太应该。”相同的情况,在牛先生车辆出险时也碰到了,“当时有个配件要从佛山工厂调,但又碰到天津有散发疫情,所以最后等了两周才修好。” 更为关键的是,“我听其他车主说,ID.4 CROZZ现在有2万元的优惠,还有说4万元的,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牛先生向记者询问,“要是这样,对老车主肯定是不公平的。”
北京某一汽-大众4S店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汽-大众4S店销售人员。据称,“这是之前针对冬奥推出的活动,固定数量、配置、颜色的车型,有2万元的优惠,但现在已经没有了。”另外,“每隔7-8个月会更换店内展车,这些车会以一定的优惠对外出售。”
整体来看,大众汽车作为此前多年位踞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依然坚守车辆安全、品质的红线,同时面对时代变革也能够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无疑是不少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型的原因之一。然而,愈演愈烈的“缺芯”冲击,似乎也诉说着ID系列车型的生不逢时。恰如林成所说,“大众还是得多想想怎么解决‘缺芯’的事,要不太影响口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