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隘口乡毕凉村的大棚种植基地,不少蔬菜迎来开年第一收。放眼望去,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莴笋、包菜等蔬菜竞相争艳,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袋,一派丰收景象。
“现在有4个棚用来种莴笋,3个棚用来种包菜,蔬菜成熟度高、色泽饱满、口感也好。现在刚开始,每天采摘量在400公斤左右,以后会越来越多。”村委负责人吴兵高兴地说,采摘后的新鲜蔬菜称重后会立刻装车发送,以保证菜品的质量和口感,村“两委”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客商,不愁销路。 据了解,毕凉村一共有15个大棚,占地10余亩,主要种植的是辣椒、包菜、莴笋等蔬菜,现阶段正是莴笋、包菜成熟上市的黄金时期,由于今年蔬菜的长势非常好,每亩地能产1000多公斤,能卖10000多元。
自从2022年种植大棚蔬菜开始,毕凉村通过“土地轮作”模式,接茬种植莴笋、辣椒、包菜等“短平快”作物。去年毕凉村四个大棚用来种植辣椒,产量1500多公斤。由于大棚辣椒受天气影响小、农药污染少、病虫害发生概率低,产出的辣椒卖相和口感都受到客商的青睐,去年集体增收约20000元。 大棚蔬菜的种植不仅“鼓”起村集体的“钱袋子”,还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为周边3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我每天一大早就来大棚里干活,一天60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正在采摘莴笋的村民吴好姣满脸喜悦地说。
近年来,隘口乡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产业,既丰富了产业形式,也为乡亲们敲开了致富的大门。“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隘口乡党委书记欧文胜表示。(通讯员 祝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