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14|回复: 0

凉茶掺西药?“包治百病”是凉茶不可承受之重

1802

主题

1814

帖子

9074

积分

真探组

发表于 2020-7-2 09:06:52|来自:中国安徽安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凉茶玄学化,过分吹捧其功效,会陷入“用一个谎言掩饰上一个谎言”的无限怪圈。

313dd1d7007ae0c7d7a6f0ef6ae0bfd3.jpg

▲图片来自广州番禹公安官微


     “看似是茶,其实是药,你用它解热,它给你退烧。”对很多南方人来说,凉茶就是必不可少的夏日特饮。当此之际,广州番禺警方披露的部分凉茶“掺西药”问题,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报道说,番禺警方在辖区内凉茶铺随机取样40份,检测后发现其中15份样品不同程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西药成分,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根据检测结果,警方依法查处了11家非法添加西药的凉茶商家。


━━━━━
凉茶掺西药:问题普遍、隐患不小

      其实这事儿并不新鲜,几乎是年年查年年有。前些年见过一则查处凉茶铺的新闻,经营者说,“别人都加药,都快成行规了,就我不加,那我怎么做生意”。在一些经营者眼中,在凉茶里加西药,成本低收益高,因为消费者觉得有效果,就会经常来。

      凉茶里加西药危害极大,因为凉茶作为一种饮料,一直被国家列为食品类别进行管理,禁止添加药物成分。喝凉茶的人未必身体有恙,健康状态下乱吃药,当然有害身体。此外,在不知情状态下吃药,也会有许多安全隐患。比如有凉茶铺经营者在凉茶中添加有抑制中枢作用的马来酸氯苯那敏,会导致困倦反应,饮用者如果需要高空作业或长途开车,就会非常危险。

      再比如被添加的乙酰氨基酚,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扑热息痛,也就是退烧药,你喝下一杯退烧药,出上一身汗,当然会觉得这凉茶真管用,立马就“解热”,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是都写在药品说明书上呢。至于剂量的安全性、药品存放条件是否导致霉变等问题,同样无法控制。

      说到这里,这事儿就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怪圈:凉茶明明不是药,而是属于食品范畴,那为什么无良经营者要冒着风险往里面放西药?与此同时,为什么放药就能增加销量,不放就会“吃亏”呢?

      原因很简单,虽然国家将凉茶列入食品范畴,但很多人仍习惯将凉茶当成药,认为凉茶可以治病。既然是药,那当然得讲效果,所以经营者往里面扔消炎药抗生素就变得一点也不奇怪,不然疗效哪里来?


━━━━━
“包治百病”是凉茶不可承受之重

      说起凉茶的历史,有些传统爱好者说得头头是道,甚至将凉茶的起源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认为炎帝和黄帝联手发明凉茶药方,还有黄帝认为喝了凉茶耳清目明的说法。但无论从逻辑还是历史上来说,这类观点都经不起任何推敲。东晋药学家葛洪应该算是历史记载的起点,他来到岭南后,认为此地“瘴气盛行”,提出用中草药熬水喝的方法,并在当地人的实践中形成了凉茶。

      但凉茶在古代的出现与盛行,并不代表它可以包治百病。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医学、药学和营养学都处于相当蒙昧的状态。虽然在长期实践中有所得,但不具备稳定性和普遍性。以凉茶为药,更是人类在没有现代医学状态下的无奈选择。凉茶拥趸说它“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显然夸大了作用。国家将凉茶列为食品而非药品,本身也是基于这一点。

      但在现实生活中,凉茶铺老板往往如街头神医,深得街坊土著热爱。往凉茶铺前一站,说出自己的症状,对方就会端出相应的凉茶。

      可是,凉茶真有这么神吗?显然不是。人们对凉茶的迷信,本质是一种“凉茶玄学化”。前面提到的将凉茶的历史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就是非常典型的玄学化。而在效果方面,更是一套完整的玄学系统。

      换言之,将凉茶玄学化,过分吹捧其功效,就会陷入“用一个谎言掩饰上一个谎言”的无限怪圈。为了实现功效,就得往里加东西,凉茶本身起不到作用,就得借助西药。这样一来,各种“疗效立竿见影”的凉茶大行其道。更糟糕的是,当人们习惯于凉茶的“功效”时,就会有更高的心理预期,进入“寻找神茶”的状态,经营者就只能在谎言中下沉,继续添加药量,形成恶性循环。

故而,要想解决屡禁不止的“凉茶里加西药”问题,首先就得打破“凉茶玄学化”的神话。

来源:新京报
               
宿松买房,上宿松房产网,认准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