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9|回复: 0

今日出伏,1年中最凶险的30天要来了!出伏这几大坑,勿踩!

1937

主题

1954

帖子

1万

积分

真探组

发表于 2019-8-20 08:46:13|来自:中国安徽合肥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出伏,秋逐残夏,最热的时光也算是熬出头了。天凉好个秋,难熬的苦夏随着伏天一起滚蛋,要不撒花庆祝一下?
  不!还不是时候!
  出伏后到秋分这一个月,由夏转秋,由热转凉,节气更迭,这30多天,堪称我们养生路上「最凶险」的一段时光。
  此时节正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老话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出伏以后,昼夜温差会逐渐拉大,一冷一热不好穿衣保健,稍有不慎就容易爆发一些外感疾病。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朋友这时候更要注意,冷热交替一折腾,中风、心梗太容易触发了,很危险。
  下面我们把出伏到秋分这段时间的养生注意事项列一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细节着手,一起平安度过这最凶险的30天。

  出伏四大坑,勿踩!
  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
  初秋的北方已有凉意了。而南方尽管有「秋老虎」一说,但立秋一过,秋风便含萧瑟之气,整夜空调、裸睡以及日常冷饮都要节制了。
  此时寒气易从手脚心、膝盖和背部俞穴进入,潜伏于五脏六腑。
  1、外出防风
  随身带超薄外套或围巾披肩,早晚、雨后的天气凉爽,防止受风。
  2、睡时防寒
  睡觉时候保护腰腹后背,少睡凉席,避免受凉导致身体僵硬,颈椎不适。
  3、秋瓜坏肚
  西瓜、香瓜等伏天解暑的水果要少吃了,寒凉伤脾胃,容易腹泻。
  4、秋补有道
  天气渐凉,胃口便也开了,可以吃炖煮的肉类或涮锅子来补秋,不要太过油腻,令消化不良。素食者可多吃五谷种子和根块的土豆、南瓜一类。
微信截图_20190820084548.png
  入秋多吃酸,养阴防温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伏以后秋意渐旺,这个时候养阴补液就好像在傍晚浇花,水分不会被「伏天」的太阳蒸发掉,同样的水分投入,得到的效果会更好。
  「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秋天「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这个「燥」字,形象上来看,就是一把火烤着一架肺泡的样子,所以滋养肺阴势在必行。
  出伏入秋,饮食上我们要「少辛增酸」。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大家日常生活里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还没吃到嘴里,想想酸的食物,就能分泌口水,生津液润燥的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出伏以后,多吃酸,没毛病。比如葡萄、百香果、柠檬、乌梅、番茄等。

  已经越来越接近葡萄的旺季,葡萄性平,味甘酸,是很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的水果,不过小贴士提醒一下,葡萄一次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大朋友小朋友。刚吃完葡萄也不要马上喝水,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葡萄更润养更方便的吃法,可以做成葡萄膏:
  1、生葡萄2500g洗净,再用水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晾干。
  2、带上一次性的手套,把葡萄用手挤碎,去皮、去核,只留下葡萄汁。
  3、把葡萄汁放在锅里熬,熬到很稠的时候,倒进一个杯子里。
  4、将500g蜂蜜用锅煮开,把蜂蜜倒进杯子里,跟熬好的葡萄汁拌匀,放到冰箱里贮存。随时服用,用水冲服或者当做果酱。

  睡饱防秋乏,常按平压穴
  早睡早起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出伏以后天气会真正慢慢转凉,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顺应天气,早睡早起。
  要多早呢?
  「与鸡俱兴」的话,推算来看是晚上9点前就要入睡了,放在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领会精神,顺应环境,不拘泥于9点,但有一个总则。
  晚睡不宜晚过子时(23点),早起不宜早过寅时(5点)。
  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按照子午经流注次序,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经、肝经、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揉平压穴
  上面也说了,这段时间之所以「凶险」,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大,人的血管容易受到刺激,一些本身就有病史的人这个时段血压激增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两个经验效穴:风池穴、人迎穴。
  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程凯教授介绍的,当血压升高的时候,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风池穴
  这两个穴位平常也可以多多按摩刺激,风池穴可以疏肝清热,头痛、失眠的时候可以按揉风池来缓解。
  人迎穴
  人迎穴在脖子上,平常用手指推按,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坚持下去能让颈部和脸部皮肤气血充盈,变得光滑。

  秋冻是要敛阴,不是让你作死
  老话儿说「春捂秋冻」,但也要辩证着看,不是让你秋天寒风起来了还露肚脐小短裤,西瓜冰棍小空调的,那不是「秋冻」,那是作死。
  为什么说要秋冻呢?其实是要敛阴,不要出太多的汗,否则容易耗伤气血。我们讲秋季是要主收藏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秋凉了还出汗过多,就和收藏的养生原则相违背了。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秋冻」?这里有个「三暖二凉」的原则可以参考,孩子大人都适用。
  一个是要背暖。有些女生外出会随身带一个披肩,这个习惯就非常好,坐地铁或者空调房温度太低,可以帮助挡风防寒,保证背部是温暖的。
  第二是要肚暖。所有动物都会特别注意保护腹部,腹腔里有许多重要脏器但又相对脆弱,腹部受寒了很容易会腹痛腹泻。
  第三是要足暖。寒从足底生,脚暖全身都暖和了,脾经、肾经的气血都是从足底升起的。

  我们穿衣服要做到暖背、暖肚、暖足,但都太热也不行,还要做到二凉。
  一是要头凉。就是头面要清爽,不要就是老捂着帽子出着汗,头热人容易昏沉。
  二是要胸凉。胸凉就是胸前不要捂的太多,这样气机不顺,容易烦闷,但是肚子要注意捂多一点。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秋冻是怎么一回事了。并不是让人冻得发抖,只是不要出汗太多就可以了。
  今天正式出伏了,季节更替,秋凉渐起,这种时候,希望大家都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体弱阳虚的老年、先天不足的孩子,还有气血两虚的女生,以及不得不熬夜的医护人员、宝妈。

啦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