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7|回复: 0

[百姓心声] 马上就要开学了,怎样看待现在有些家长给老师送礼?

13

主题

20

帖子

123

积分

小学生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2-17 19:53:07|来自:中国 发自手机(双倍积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就要开学了,家长究竟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这个在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开学、过节、甚至考试前,不少家长都会给老师表示一下“心意”。而这个“心意”从一束鲜花一点土特产,逐渐升级为超市购物卡、红包现金,高级时装、化妆品,还有“与时俱进”微信转账的。对于送礼之后的作用,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起到了作用,但至少不会有坏处。

      “送礼”之所以成恶习,原因在于玷污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孩子成长道路本应是健康纯洁的,却因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庸俗关系,沾染上充满铜臭的雾霾,对孩子而言就没有坏处吗?

      “礼多人不怪”是藏在“送礼”恶习背后的怪思想,其中透露的则是现实交往中恐惧。家长将这种恐惧转嫁到孩子的教育中,表面上是对孩子的爱护,实际上是对自身教育的一种担忧。而寄希望于通过老师的关注,来补充孩子学习中的不足,这也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不信任。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言,往往是不利的。

      让我们试想一个画面:“一名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当父母兴高采烈地夸奖孩子时,学生却说,如果不是父母给老师送礼,他也不会考得好成绩。”当然,大多数学生都不会那么“直白”地说出来,但心里多多少少,都会存在这样的想法,有时候家长也难逃此类心结。物质利益的介入,会模糊学生自身的努力,对学生的独立成长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的确,一个班级里面,学生是很多的,老师往往不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学生的成长进步,往往不是由老师的关注决定的。与其希望通过老师的关注促进孩子的学业,不如改进家庭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学习。何况,送一份“薄利”不会带来真正的感谢,单纯的利益交换,是近乎无止境的投入,也许能帮助孩子一年两年,却不能帮助孩子一生一世。换一个角度看,一个单纯为物质利益,而照顾自家孩子的老师,终极是难以信任的,又能指望这类老师能付出多少心力帮助孩子呢?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自己不送,别人也会送。落入人后,也许会被老师‘另眼相看’。”不知道自何时开始,这种对老师充满“恶意”的思想会已深入一部分家长的内心。导致不少老师面对家长的礼物,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无论收与收,正常的教育思路都会遭到部分家长的恶意解读。最后,不是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差。

      面对此类现象,强调“家长不送礼”,比纠治“老师暗收礼”更重要。相关的教育机构,应着力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建立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让家长更了解老师,让老师更关注学生,相除彼此之间的不信任,“送礼”现象也会少很多。同时,还得利用好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监督老师与个别的家长,对不正之风给予全力地驳斥和打击,让“送礼”歪风断绝于家长之手。

      古人说:“事师之犹事父也。”在学业上,老师如同学生的“父母”,在生活中,父母却是学生的“老师”。想让老师当一个“不收礼”的“父母”,首先父母得是“不送礼”的“老师”。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宿松买房,上宿松房产网,认准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