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4|回复: 0

[本地资讯] 安庆日报:稻虾田里的增收账

2796

主题

2813

帖子

1万

积分

真探组

发表于 2019-1-18 08:55:34|来自:中国安徽合肥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亩均增收两千多
  冬天的水田是如此清澈,即便淅淅沥沥的冬雨不断在其上敲打出阵阵波纹,那些细小到以毫米计的小虫在稻茬间游走的身影,也能被人在不经意间捕捉到。
  “这叫轮虫,对‘小时候’的小龙虾来说,可是难得的美食。”1月7日,在宿松县汇口镇辉煌家庭农场的扶贫产业基地里,“农场主”何灿煌向不了解这些小虫的来客介绍着。“当然,这些虫不是天生天养的,要靠人工培育的。”
  “我们这里因长江主流、支流和鄱阳湖三水汇合之口而得名‘汇口’,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再适合不过了。”何灿煌介绍道:自2015年起,汇口镇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迅猛,形成了与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虾连作”生产模式。
  “这一模式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作为宿松县汇口稻渔综合种养协会会长,何灿煌算了一笔账:现在该镇的稻虾田年平均亩产小龙虾220斤,按2018年成交中间价16元的单价计算,平均亩产值3520元,全镇16785亩稻虾种养的总产值就是5940万元。除去饲料、动保药品和人工开支,养殖小龙虾平均亩增效益2020元,实施优质稻订单生产使虾稻田水稻亩产值增收130元。“这样算,实施稻虾综合种养,能实现亩均增收2150元。”
  一年增收两万多
  有这种好事,怎会推广不开呢?“目前汇口镇土地流转程度较高,全镇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已有31家,其中面积最大的达到了1600亩。”扎根基层推广农技近三十年的汇口镇农技站站长王斌告诉记者,该镇已有4家生产基地于2017年申报成功晋级为“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千亩示范片”。
  得益于稻虾综合种养的,不仅是种养大户们。
  汇口镇三兴村的贫困户杨球旺,今年63岁。在村里的仕华种养合作社的水田边,老杨也算了一笔账:“我现在长期在合作社基地做工,我个人一年拿到手的差不多有两万块。家里还有几亩田流转出去,这一块一年也有3600块钱的收入。”
  仅在仕华种养合作社,同杨球旺一样常年务工拿“双薪”的贫困户就有10人,季节性务工则多达30人。
  而在汇口全镇,通过土地入股、种养过程务工就业形式,稻虾综合种养各生产基地共安置贫困户就业380户,平均每户增收1.2万元。除了务工、入股收入之外,不少贫困户也加入到种养队伍中来。通过示范带动,已经有46户贫困户参与养殖。
  生态经济双增收
  在2018年12月28至29日举行的安徽省水产学会第九次年会暨首届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口感评比活动中,汇口镇选送的“长粒香米”和黄雀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黄雀畈生态香米”因米粒细长、晶莹剔透,香味浓郁,米饭松软油亮,回味甘甜等特点分别获得优质渔米“金奖”和“银奖”。
  这次获奖的“长粒香米”和“生态香米”,都是稻渔综合种养的虾田稻米。
  “除了经济效益,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是一种综合利用水稻秸秆、水利温光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种养模式:龙虾吃水稻收割后废弃的秸秆,水稻则利用龙虾的饲料消化物作为有机肥料。”王斌也算了一笔账,一笔生态账:一方面减轻了秸秆禁烧的压力,优化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机质的增加,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量,使面源污染减轻,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而且,为了保证小龙虾安全生长,整个种养过程只能使用生物农药,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稻米还是龙虾,都是口味纯正绿色环保质量上乘的精品。”
  “实践证明,稻渔综合种养是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增收的有效途径。它既是汇口镇重点打造的‘一镇一品’,也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产业支撑。”汇口镇党委书记沈金洪介绍说,该镇将继续做大做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汇口的优质稻米和小龙虾的品牌打出去。”(本报记者 何飞 本报通讯员 石磊)【1月17日 3版头条】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宿松买房,上宿松房产网,认准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